高架車道橫陳穿空,鋼筋水泥柱百足林立。看到嗎?那根龍柱,就是上海的中心。這根柱子是三層高架交叉點的主柱,必須深根地巖,可是打樁打不動,用鉆斷鉆頭,乖乖,碰到龍脈了。只好請名寺大師來念經施法,祭祀天地。很快樁下柱起,可惜大師死了。所以在那根柱子上刻上龍紋,以銘記大師恩德。
這實在是一個凄美動人的傳說。大師舍其光輝生命,換來了千百萬人享受現代化道路建設的輝煌成就,使每一個有幸馳騁這段高架的人,都會從內心里肅然起敬!那根龍柱也永遠豎立在人們心坎上了。
據說上海已建高架環繞延展130公里,水泥柱無數,唯龍柱感人至深,只因大師賦予了它生命的靈光。任何自然之物或人造之物一旦被故事化、人格化,就會產生神話,既有心里暗示的誘導,又有勾魂攝魄的魅力,令人神往!人類的文化就是從神話開始的,無論現代科學如何展現真實、揭開謎底,人類還是寧肯相信神話。神話是文化中美麗善良的精神脈絡,是科學發展的香艷伴侶。
如果說“為官一任,解甲定論”的話,水泥柱、龍柱、恥辱柱,總有一款適合你,所作所為無不以此直觀、形象、深刻、醒目地聊有定論。
比如鋪天蓋地、不為人所在意的本分工作,遵紀守法,廉潔一方,保有基本素質,便可加入千百萬根“水泥柱”行列。
如果能有造福一方之善舉,無愧于崇高職責,難能可貴,功德無量,為民所永世景仰,那便是頂天立地的“龍柱”了。
自然,貪得無厭、媚上欺下、陰險毒辣、惡貫滿盈、罪孽深重等等,為民所憎惡、所不齒,則必然釘在無以解脫的“恥辱柱”上。
小說《紅樓夢》中也有神話,比如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翻看了金陵十二釵的判詞,有點像孫悟空翻看閻王殿的生死簿,王熙鳳的判詞中有這樣一些句子:機關算盡太聰明,意懸懸半世心,家亡人散各奔騰,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一場歡喜忽悲辛。似乎水泥柱、龍柱、恥辱柱竟是命中注定的。
(潤華供稿)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