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了公司論壇上轉載的《從西漢的李陵看今天的離職》一文,覺得有幾點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二者性質不同。李陵背漢,即便史學家們見仁見智,卻也無法回避國格、人格、罪與非罪之大判;而員工離職則屬于合法的勞企雙向選擇范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若“從西漢的李陵”這一有涉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嚴重事件出發去“看今天的離職”,豈不等于拿炸彈說鞭炮嗎?
其次各自關系不同,李陵與中原民族或匈奴之間,在法律上是歸屬關系、政治關系,或忠貞如蘇武牧羊持漢節不變、或投敵如李陵去做匈奴駙馬率兵攻漢;而員工和企業,作為勞動關系的契約雙方,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允許選擇離職。“從”歸屬關系“看”契約雙方,豈不拿手說筆嗎?
第三促發原因不同。李陵背漢也許有陰差陽錯的復雜遭遇,但畢竟區區個案,誘因雖連串而單一;而離職原因多種多樣:有煉硬翅膀飛出去發財的、有寧做雞頭不甘鳳尾追求當老板的、有遭不公待遇憤然出走的、有與上司犯嗆另起爐灶的、有被企方勸其主動辭職……也有水土不服的無奈、家庭關系的牽扯、更利發展的誘惑等等。好比托爾斯泰所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從”單因囊括多因,豈不以蛇吞象嗎?
第四隱含位置欠妥。“從”李陵“看”離職,心態或已居高臨下,呼之欲出的心理暗示無非就是:企業,或老板,好比大漢武帝或匈奴單于皇恩浩蕩,員工乃區區臣民——絕無法律平等觀念——如此錯位、淺薄怎敢茍同?不難“看”出“皮袍下”早已軋出“御臨一隅、唯我獨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皇權思想、霸權觀念和黑幫老大做派的“小”來!
噫唏噓,危乎高哉!把李陵背漢與員工離職扯到一塊,甚至拖到人事管理范疇之內討論,未免牽強。因此,不論是對李陵叛敵變節不齒,還是對李陵被迫遭遇同情,都不能借以思考甚至套量離職現象,避免在企業與員工關系等一系列問題上造成不必要的思想認識混亂。
離職實在只是員工對企業的平等選擇;既不屬于變節投敵,也不局限于被迫遭遇;既不至于不齒,也無須亂施同情;既莫忽視責任探究,也莫盲目頒發“罪己詔”。只須實事求是、個案分析、區別對待。
(潤華供稿)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