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外貿企業代理業務的本質在于“洼地效應”,并且很大程度上成了代理費的競爭和關系的競爭。一些實力脆弱的經營者戶是風險的分散者,而外貿公司毫無懸念地成了風險的接收者。
173
“公司”一詞的原意是“伙伴”, 這就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一個涓涓細流。涓涓細流固然美麗,但是,如果它沒有奔向大海的懷抱,就永遠無法制造出那震感人心的波瀾壯闊!
174
公司的發展歷史證明,既可以時勢造英雄,也可以英雄造時勢。特別是現在身處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艱難時刻,更是一個需要英雄的年代。沒有英雄,企業就沒有活力,就會缺乏急流勇進的動力。
175
業務員參加廣交會必備的三個基本要素:1、熟練的外語;2、良好的商品知識;3、個人能力的完美展現。
176
人性化最大的難點在于“度”的掌握。一項政策或制度,企業可能認為已經很人性化,但員工可能覺得太嚴厲,而如果繼續放寬限度的話,企業可能會認為失去了制度的意義。因此,“度”的掌握考驗著領導的智慧,也受制于員工的理解。
177
實際上,每個行業都處于“亞健康”狀態,每家企業都在“帶病作業”,每個公司都會有成長的煩惱。發展道路上遇到的問題,只有用發展的辦法來加以解決。一旦止步不前,問題就會積累起來,就會如火山一樣爆發。
178
別人了解的,我們必須都了解,然后還要了解那些別人還沒有了解的;別人做到的,我們必須都做到,然后還要做到那些別人無法做到的;別人吃了苦,我們必須都吃過,然后還要吃那些別人沒有吃過的苦。然后才能超越別人,才能成功。
179
56億、47億、98億,這是日本電子產業三大巨頭:索尼、夏普和松下在2011年的虧損額。當年的業界巨擘何以凄慘到如此地步?一般來說,對于制造類企業來說,歸根結底是成本和技術的競爭。這是企業保持飛翔的雙翼,兩者缺一不可,否則,等待企業的只能是折戟沉沙。
180
國有企業的職工分為五種:第一種是人才。20%的人創造了80%的利潤。第二種是人手。維持企業日常運轉的人。第三種人是人物。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第四種是人精。上竄下跳,煽風點火。第五種是人渣。整天希望領導被抓,期待公司破產。
181
企業的任務是:重用人才,關心人手,教育人物,打擊人精,淘汰人渣。
182
公司更像一個果園,而領導、導師、管理者像是園丁,新員工是果樹。園丁的第一個任務是種樹,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向果樹提供足夠的水分、肥料、陽光,讓你這棵果樹長好,然后慢慢地等著開花結果。當然,種樹的目的不僅僅是開花,主要還是為了結果。
183
從加入WTO那天起,外貿行業已經進入了三個時代:以價格競爭為特征的微利時代,以經營權放開為特征的“春秋戰國時代”,以客戶搶奪為特征的“軍閥割據時代”。隨著危機的持續,未來,如同“蒙娜麗莎的微笑”一般不可捉摸。
184
一個企業必須有想做大的理想,但同時必須秉持小公司的心態去做。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謹小慎微地做好每一件簡單的事情。一條鎖鏈,最脆弱的一環決定其強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決定其容量;一個人,素質最差的一面決定其發展。同樣,一個企業成敗,是由每一個員工的素質決定的。
185
事實一再證明,哪個地方外向度高,哪個地方經濟就發展快;哪個地方出口企業多,哪個地方經濟就活躍。
186
競爭分為三種:體力競爭、財力競爭和智力競爭,其中思想的競爭是最高層次的競爭。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從第一工業革命到今天的知識經濟,任何一次偉大變革都首先以思想解放為先導,以制度創新為特征。
187
我喜歡告訴自己的員工:我們要默默祝福每個人。你每向別人祝福一次,就為別人點亮了一盞燈。不過你要記住,當你依靠著別人送來的燈光找到光明和幸福的時候,別忘了回報別人,向別人祝福。這可能就是團隊精神的真諦。
188
建立一支高效的、專業化的、能打硬仗的綜合管理隊伍始終我們致力追求的目標。是否高效,是不是專業化,敢不敢打硬仗,應該成為每一個綜合部門負責人的座右銘,也應該是普通員工的航標燈。
189
領導最大的任務不是到處證明自己多么有本事,而是調動周圍所有有本事人的積極性,讓所有有本事的人都發揮出他的本事來。不能領導一個人忙得“霞光萬道”,其他人卻都在旁邊看得“蓬頭垢面”。如果這樣,領導再忙也干不成幾件事,最后也未必能得到群眾的口碑。
190
干部隊伍年輕化、風險控制職能化、形勢分析精細化、預算管理制度化、品牌建設縱深化、民主管理平民化、產品開發多元化、人才培養精英化、企業文化人性化和電子商務規模化。這是我們這幾年所遵循的理念。
191
計劃經濟時代,國有企業有兩大陋習,一是不在乎成本,二是不在乎人才。那時人員不流動,再有本事的業務員也只能待在一家企業“善始善終”, 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企業“綁架” 了人才。當人才流動自由了,我們也要防止另一種傾向,就是人才“劫持”企業,讓企業對他言聽計從。
192
中國的企業管理者應該長三只眼睛:一只眼睛盯政策,看看國家得政策導向以及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一只眼睛盯市場,看看客戶的需求和消費變化;還有一只眼睛要盯員工,看看企業所做的一切是否提升他們的滿足感和滿意度。
193
在一個沒有個人絕對和相對控股的企業,大多數員工的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因此企業要注意充分發揮職代會的作用,擴大員工和干部對公司事務的參與性,千萬不能把本來應該其他領導和員工知道的事情故意私有化、神秘化、權力化和小集團化。
194
對市場一味的抱怨都是徒勞的,罵它一萬遍也沒用,因為你改變不了市場。與其牢騷滿腹,不如好好干活;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自力更生。這也是安徽輕工的基本生活態度。
195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我愿順流而下,找尋他的方向,卻見依悉彷佛,他在水的中央。”這段“在水一方”的歌詞,何嘗不是當今外貿行業處境的真實寫照呢?真可謂,綠草蒼蒼,白霧茫茫,外貿前途,它在何方?
196
安徽輕工始終信守這樣一個生存邏輯,那就是:再好的市場,也會有人破產;再好的生意,也會有虧本;反之,再不好的市場,也有人發財;再不好的生意,也會有人賺錢。
197
公司有些員工主動捐資助學正是以自己的崇高的覺悟和慷慨的行動,彰顯了流芳百世的人性美好,承傳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讓公司沉浸在平靜的幸福之中,讓助人為樂的溫馨彌漫在我們的心頭。
198
在這個信仰被弱化,只相信偶像不相信信仰的社會轉型時期,他們的義舉填補了我們蒼白的心理真空,他們以自己的行動證明自己所擁有的高尚境界 ……
199
寒冷的冬天,獵人發現一匹狼并準確地打中了狼的后腿。狼一瘸一拐地逃跑著,獵人騎馬追趕。當狼發現自己無法逃脫的時候,知道它做了什么嗎?它回過頭,用嘴撕咬斷了自己的傷腿,拖著血跡消失在茫茫叢林之中。企業也是一樣,為了渡過難關,我們也要有所舍棄,也要有流血的準備。
200
可以說,公司二十多年來的一部發展史,就是一部公司員工不計得失、心向企業的奉獻史。希望公司發展的越來越好,已成為公司上下的崇高追求和不竭動力,這也是安徽輕工雖歷經坎坷、飽受創傷卻始終巋然不動、巍然屹立的原因所在。
201
一個人的思想轉變需要時間,新人成長需要時間,新產品開發需要時間,改革措施和政策發揮作用需要時間。一般認為,戰略從實施到有效釋放長度是三到四年,否則就不是戰略,而是時髦。
(摘自柳夕良總裁新浪微博“總裁有話”)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