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來,第一眼看窗外,這幾天一直困擾我的是天氣,擔心老天翻臉,好在多云天氣,自駕牯牛降如期舉行。
這次活動有兩輛大SUV助陣,大家伙就在后面羅,幫我們壓陣,信心百倍。要穿過密集的金寨路高架到達高速入口,這段是我本人比較擔心的路途,車太多,無法組織隊形,只好各自為陣,高速入口見吧。誰料到高速路口警察攔路了,不能做短暫停留,只得各自前行。很擔心車友們會跑錯路口,事已至此,擔心也多余的,只得一路前行。到了合安高速往銅陵的叉口,指揮大家順利通過。我一直在找尋的發宗師傅怎么也不見人影,電話過去得到的回答就是:我一直緊跟在10號車大奔后面,可是我明明看見10號車,剛剛從身邊通過的啊。發宗師傅,你到底在哪里呢?
到達銅陵大橋服務區,終于撞見我們大部隊,原來大家都已先一步到達,我是比較靠后的一個,因為我在等陳發宗師傅,誰知道陳師傅早早到了。經過1個多小時高速行駛,都下車放松一下,舒緩活動,稍作停留一下。還有兩輛車在收費站出口等我們,休整20分鐘,繼續前進。
過了銅陵大橋,高速從池州出口方向,大約30分鐘后進入了石臺縣省道,大家排著隊有秩序的前進中,離開高速縣城省道車輛較少,這為保持一字形隊形前進創造了條件。道路兩旁處處是盛開的油菜花,讓人感覺春天確實來了,一步一風景,讓沿途不那么單調,暫時無心留戀這惹人愛的花海,先到達目的地那是頭等大事。路過秋浦河,碧波蕩漾,遠處山頭早已披上綠裝。
驅車在蜿蜒山路行駛大約20多分鐘,來到牯牛降觀音堂景區,一入大門,翠綠的潭水引入眼簾,那也不完全是綠,可能是藍色。不知道水的顏色會如此鬼魅,是否跟山體里有某些礦物質有關呢?
碧藍的潭水,隨輕風蕩起波紋,山上樹林還沒有完全脫去冬日的厚裝。牯牛降的山中,隨處都可以看見這樣那樣美麗的不知名的花兒,只是相機焦距鏡頭問題,沒有能夠留下更多。特別是峭壁上的那一簇簇勇敢而頑強的花兒,因為太遠,相機的能力所不及而只能望而興嘆。你不可能擁有所有的美好,人生也是。。。
據導游游介紹,再過一周時間就是花季,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次第開放,艷麗非凡。一般常見的有映山紅、滿山紅,鬧羊花等。只能臆想一下一周后的繁花似錦了,目前只有竹林是翠綠了,微風徐徐吹過,一片片小竹海。古人喜歡把杜鵑鳥與杜鵑花相聯系,宋代詩人楊萬里有詩曰:“泣露啼紅作么生,開時偏值杜鵑聲;杜鵑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淚滴成。”如果你在春天來到牯牛降,腳踩如茵的綠草,穿行于花海之間,漫步在山澗溪流旁,聆聽泉水叮咚,鳥叫蟲吟。。。還有什么煩惱你不能消化的!! 
說完花,就要來說說應景的輕工大小美女們,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美,找不到合適的辭藻形容,就說一個字:美;一個詞:美不勝收!山,水,人和為一體。這次自駕游主要是玩自然景觀,相對與人文景觀來說,自然景觀就在于大家走走看看,所以我就不那么多廢話,大家看圖為主。
觀音堂景區出來,緊接著下一個活動是在秋浦河漂流,按照百度百科說法,其發源于皖南深山區石臺縣境內的秋浦河,河水澄碧如秋,兩岸風景如畫。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數游秋浦,留下膾炙人口的《秋浦河十七首》,如“山雞羞綠水,不敢照毛衣”、“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成為秋浦河秀色的真實寫照。兩岸古樹依依、河道灘險水急,游客乘皮艇漂流,可追尋詩仙詩蹤,體驗唐詩神韻。
此時已過下午3點,氣候有點變化,溫度不是那么高。顯然溫度高低已無法抵御我們的激情,大家決定一起漂流,漂完就回賓館洗洗換衣服,提前通知大家多帶一套鞋襪了,既然興致這樣高昂,此時說不玩了,違背常理,那就COME ON吧。
為了防止弄濕衣服,漂流前特地購置一套雨衣和鞋套。春天的氣候可不比夏天,做好這個預防措施,目的是大家不要感冒了。換衣服的細節有很多有愛的畫面,夫妻間,同事間,你幫我,我幫你,不分你我,愛慕一片,和諧一片。連隔壁收停車費的大叔都贊嘆,這省城哪單位的?看著不像是散客啊?是在贊許我們的素質和涵養,不能告訴你我們哪個單位的。穿上這一身,讓我不得不聯想到:這是來抗非典嗎? 
奮力的揮動木漿,以保持小艇成一條直線行進……
所有人上來都有疑問,為什么奮力的劃,皮艇都在原地打轉呢??看來水上項目不好操作,佩服奧運會水上項目的運動員們,這是一項體力和技術活。全身力氣已經使上,可是皮艇不怎么聽話,依舊按照自己的軌跡來,腰酸背痛,四肢乏力。算了,讓它隨著水流漂吧……
(玉飛供稿)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