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這便是“華盛頓合作規律”。有點類似于我們“三個和尚”的故事。團隊不是簡單地增加人手,而是如何讓每一個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和價值。
263
一只老鼠掉進了一個半滿米缸,這意外使老鼠喜出望外,確定沒有危險后,它一頓猛吃,吃完便睡。老鼠就這樣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一天天過去。也曾想過跳出米缸,但終究未能擺脫白花花大米的誘惑。直到有一天米缸見底,自己才發現再也無能為力跳出去了。
264
任何企業都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危機,就像人不可避免地會面對死亡。沒有危機意識的企業就好像在黑夜里裸奔,如果缺乏準備,一旦天亮了,就會顯現出自己的丑陋。
265
學習山,山從不未夸獎過自己的高度; 學習海,海從未標榜過自己的深度; 學習大地,大地從未炫耀過自己的厚度; 學習太陽,太陽也從未吹噓過自己的溫度。
266
在任何組織里,都存在幾個難管理的人物,他們像蘋果箱里的爛蘋果,如果你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里其他蘋果也弄爛一個不干工作喜歡搬弄是非的人足以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這便是所謂的“爛蘋果定律”。“爛蘋果”要果斷清除。
267
“邦尼人力定律”說的是如何解決團隊的合作問題:一個人一分鐘可以挖一個坑,但六十個人在一起10分鐘也未必能挖出一個坑。
268
對于企業來說,“發展是硬道理”的內涵是:增長是硬道理,積累是硬道理,持續是硬道理,福利是硬道理。
269
事實一再證明:有的人真的是捧著金飯碗卻被活活餓死了。從營銷角度說,沒有不好的產品,只有不好的業務員。
270
所謂戰略,其實就備貨蓄勢、排兵布陣和搶占高地。通過嚴密布局、環環到位,以形成強大攻勢,只等時機一到,開閘放水,以排山倒海之勢,去打拼一片嶄新天地。
271
情況不同,人們對人性化的感受也不同。同樣的一個措施,這段時間大家認為太不人性化,但過了一段時間大家認為非常人性化。同樣是批評,有的人認為是合理的,而放在另一個人身上,他可能會認為簡直是世界末日。人性化標準的這種復雜性,經常使企業領導者陷入莫衷一是的“囚徒困境”。 
272
一個企業要想搞好,必須做到三點,一是要有前瞻性的思想,二是要有系統性的戰略,三是要有強有力的執行。思想在領導,戰略在中間,執行在基層。領導指路,中間帶頭,群眾跟進。
273
森林之所以茂密,是因為有很多樹木在一起生長。因為在不斷地爭奪陽光、水土,因此都變得非常強壯。如果是孤零零一個小樹,因為缺乏競爭,缺乏團隊,就經不起市場經濟的風沙。反而很多樹木在一起的時候,沒有在彼此的爭奪中死掉,反而更加茁壯,活得很久。這就是森林法則。
274
大企業靠制度,小企業靠人。按照“斜坡理論”,人的本性不是往上的。管理就是防止員工下滑。這符合市場經濟對人的基本假設,即人是精于計算的,是喜歡趨利避害的,他們以自己的利益為最大目標。推廣到企業,就是利潤最大化。
275
困難說得再多也沒用,全國人民的困難都一樣,關鍵是自己怎么做。困難說多了,就會養成一個習慣,過于強調環境惡劣,而缺乏對主觀錯誤和缺點的剖析和反思。
276
一個人有本事,是一時有本事,還是一世有本事?有些人,看上去很有能力,但工作標準一提高,要求一提高,就出問題了,不具備能力的“可持續性”。而真正的人才,是你用的時候是個人才,五年后還是人才,能力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才叫真正的還有本事,真正的人才。
277
市場競爭,就像激烈的戰場,你不可能有充分的時間瞄準目標以后再射擊,只能是大致對準目標,一邊開炮一邊調整,再一邊前進。
278
孔子如果不是敢于挑戰老子,就不會成為千古圣人;亞里斯多德如果不是“背棄”了柏拉圖,就不會閃耀出新的哲學光芒;梁啟超如果不是超越了康有為,就不會成為一代大家。我們應該以與時俱進的態度,以打破常規的創新精神和挑戰權威的叛逆精神,去追求新的真理。
279
通常,一個人令我們感動靠兩點,要么是英勇的大無畏氣概,要么是默默的責任心。
280
一般認為,戰略從實施到有效釋放長度是3到4年,否則就不是戰略,而是時髦。企業的振興需要經營者將自己的命運與企業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同生死共患難。千萬不能操之過急、亂了陣腳。
281
我們一再強調的預警和糾錯機制,其核心在于自動預警自動糾錯,即企業內部的各個神經末梢都是具有自我反射功能的神經組織,即時沒有大腦的指示,這些反射神經也能在無意識中隨時調節,防患于未然。
282
一個企業,領導有多大胸懷,企業就會有多大胸懷。有多大胸懷,決定能做多大事。領導有了胸懷,就能海納百川,博采眾長,企業才能超越他人,登上頂峰。
283
鄧小平曾經說過: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因此,管理,本質上是在管“利”,因為管理的核心在于管人,而人的管理,關鍵在于人性,而人性的本質是逐利的。
284
當你想爬另一座山的時候,你必須先從這座山下來。因此,我們必須放下身段,清醒地分析一下自己的不足。對一個企業來說,始終保持一個冷靜的頭腦是絕對必須的。
285
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有效地保證企業健康運行,同時還可以防止出現領導貴族化,群眾民工化;管理權術化,用人幫派化;老板老大化,屬下馬仔化。
286
從管理學上說,一個組織中90%的部分都是共同的,只有10%的部分是不同的,但偏偏就是這10%的部分卻造成了企業的沖突甚至離心。
287
面對嚴峻的形勢,也許我們會覺得走投無路,然而,往旁邊走幾步,換了角度,也許我們突然會發現無數條新的道路。所謂抄底,其本質,無非是領先一步。
288
命不好,那是失敗者找借口;運氣好,那是成功者在謙虛。
289
中國古代的一首愛情民謠說,用泥先捏一個你,再捏一個我,然后打碎了合在一起,這樣的話,你的身上有我,我的身上有你。我想,這可能便是我們進行團隊建設的思想基礎。
290
企業發展存在這樣一個悖論:你的核心業務做的越好,越說明你沒有發揮出它的全部潛力。
291
我們面對的是什么形勢,我們知道;我們從哪里來,我們知道;我們要到哪里去,我們也知道。我們已經瞄準了靶心,剩下的就是扣動扳機。
(摘自柳夕良總裁新浪微博“總裁有話”)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