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弘揚正氣,激濁揚清是企業發展的根本。
現在我們經常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看她有沒有希望,有沒有發展前途,是看她的社會風氣和精神面貌。同樣,一個企業,要看它有沒有發展前途,也是看他的正氣能否得到弘揚,歪風邪氣能否得到遏制。老一點的員工都知道,輕工的第一代領導孫總,自己對外貿這行并不熟悉,但由于善于管理,善于用人,用那些為人正派,用廉潔自律的人,輕工才一步一步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少數搞歪門邪道的人,根本行不成風氣。輕工公司到現在,主流仍然是靠規范經營去賺取陽光下的利潤,公司如此,個人也是如此。都說輕工人老實,但正是有了這些老實人的傳幫帶,輕工原來只有幾十號人,現在發展到近400人,隊伍仍然比較純潔,公司的規模也是穩步擴大。想想看,如果一個單位,損公肥私的現象得不到遏制和批判,那么仿效的人會越來越多,廉潔從業的人會越來越少,更不要說無私奉獻了。小勝靠智,大勝靠德。智也就是一些手腕和技巧。德是指基本的道德和風氣。現在不管是公司各個部門,還是各子公司,總的說來在廉潔從業方面應該還是不錯的。但是,也不能否認有個別人員損公肥私中飽私囊。我們現在講廉潔從業,就是弘揚正氣,防微杜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等一張白紙上面沾滿污點,大洞小眼了,即使拿上再好的彩筆也無從下手了。
第二、領導要以身作則, 做廉潔從業的典范。
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廉政工作的好壞,關鍵是看這個單位的領導。一是看他的決心,二是看他的表率。但最關鍵的,還是看他的所作所為。俗話說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正人,必須先得正己。我們在座的各位領導,要求下屬做的到,自己得首先能做到。下屬做不到,我們也要做到。這就是領導應該有的境界。現在是商品經濟,多勞多得也屬常理。 如果要求哪位無私奉獻,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可以說是勉為其難,我也一樣做不到。但作為一名黨員(在座的各位絕大部分都是黨員),公私分明,先公后私應該也不是苛求吧。可以這樣說,如果一個單位的領導自身清廉自律,那么這個單位的廉政工作就成功一大半了。輕工的良好風氣,與輕工的三任領導自身的廉潔正派密不可分。公司這幾年人員增加比較多,比較快,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也參差不齊。如果現在不帶頭把廉潔從業的工作做好,到時候如何教育評價你的部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們是企業,不是機關。但至少我們在座的各位都是一個小團體的領頭人。我們有義務和責任把企業搞好,領導大家去合法地共同富裕,沒有任何理由將手中的權力立馬變現。最近公司網站上在刊登孫總的一些講話,其中有一句,大概意思是說,要把自己同企業緊緊地拴在一起,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做到的。這句話,可以說是真知灼見。我們每個人都要以此反省自己。
第三、正確認識當前某些不良社會風氣與企業生成發展的關系。
現在社會上確實存在一些腐敗現象,不請客不送禮不給回扣辦不成事。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只有隨波逐流,夾著尾巴做人。但是作為企業的負責人,作為部門或子公司的負責人,應該有最起碼的榮辱觀和是非觀,同時也應該有對企業負責的高度責任感,要把握好底線和紅線。輕工從起步到現在,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食人間煙火,刀槍不入的神,但管好自己手,管好自己嘴的人還是有的。在中國歷來都講究秋后算帳的。我們不能只考慮企業甚至自己的眼前一點蠅頭小利而置企業的發展前途于不顧。我們不能借口社會就是這樣而將自己的業務游離于規范管理之外。有的業務,如果一直都是現金的回扣和往來,我看這樣的業務只適合個體戶去搞,根本不適合公司去花這個人力財力去搞這樣的多元化。
第四、正確處理付出和待遇的關系。
現在外貿業務非常難做,子公司也處于艱苦創業階段,大家都比較辛苦,付出的也比較多。這是所有輕工人都能看得見,聽得到的。有句話,是步步高的廣告,付出總有回報。我想,這里的講的回報,應該是你付出了心血,企業就會發展壯大。不是說,你多付出了一天的勞動,馬上就該多得多一天的報酬。當然,企業發展壯大了,自己當然也能分享這一成果。前面已經提到了,現在是商品經濟,大家都是在靠勞動養家,靠本事致富。這就要求我們從兩個方面正確對待和處理付出和待遇的關系。一方面,我們公司的各級領導要把心思用在企業的發展上面,多考慮付出,少考慮待遇。另一方面,也要求公司善待那些有理想有行動有風格的人,說白一點,就是不能讓老實人吃虧。以前的孫總,他就說過,不讓老實人吃虧。他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這也算是輕工的優良傳統了,一直傳承到現在。一個單位,如果講奉獻的不如撈外快的,實干的不如搗蛋的,那么再講多少漂亮話也是白講,講了往往還適得其反。
公司正處于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大家肩上的擔子都很重。我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應該有相應的加減乘除,該爭取要去做加法,該放下的要做減法或除法。但有一項最基本的東西,無論如何不能丟,想丟也丟不了。這就是品德。它就是被乘數。如果你本事再大,功勞再多,一旦品德有問題,你所做的一切都會歸零甚至是負數。
(開銀供稿)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