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法門寺》演繹明武宗時宦官劉瑾專權,他讓侍從小太監賈桂坐下伴同他說話,賈桂說:“奴才站慣了,不想坐。”其實是長期站著,他已經不會坐了。
據說驚破網絡的“洛陽性奴案”中,“性奴”們從6米深的地窖里被解救出來后,并無重見天日的感動,而且面對警方的刑偵還竭力袒護她們的性奴主“大哥”。難道也是長期“性奴”,已經不會正常做人了嗎?
有專家在分析過程中診斷出“斯德哥爾摩綜合癥”。引發案例是1973年8月23日,2名歹徒搶劫斯德哥爾摩銀行,挾持了4名銀行職員,與警方僵持130個小時后放棄。案中被綁架人質發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癥狀”:
1.人質竟憐憫歹徒,抗拒營救,與警察敵對;
2.人質拒絕向法院指控劫匪,反倒籌錢為劫匪請辯護律師;
3.其中1名女人質居然還愛上了1名劫匪,在他服刑期間2人訂婚。
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們如蠅逐臭,爭吵喧囂,圍繞“斯德哥爾摩綜合癥”課題潛心研究。有從人性角度分析受迫害者異常行為時認為:
1.迫害的強度超過人的恐懼底線時,使人意志垮塌、意識模糊,屈服、適應跌落原始的“嬰兒依賴”,把所有解除生命威脅、受虐痛苦、冤屈恥辱的希望統統寄托于迫害者,沉迷于“解鈴還須系鈴人”的邏輯妄想;
2.依賴的潛意識,把允許茍延殘喘視作迫害者的寬恕和恩賜,以致對每一口飯、每一口水、每一秒折磨的間歇,都充滿著搖尾乞憐的感激;
3.感激的道德良心,產生對迫害者的感恩圖報和族長崇拜,從而敵視外界的強力營救,同情、憐憫甚至捍衛迫害者,異化成迫害者的幫兇。
更有迫害者施加的洗腦、綏靖和陰險手腕呢。比如賜賈桂一坐;比如賞予性奴衣食和美容;比如虐俘、虐囚輕重間歇不同的示范效應;施予小恩小惠、差異對待、分化瓦解、培養傀儡等等;模糊他們的意識,軟化他們的意志,腐蝕他們的覺悟,騙取他們莫名的感激和崇拜;在被迫害者無奈和悲哀的單調人性中涂抹上五顏六色,使之愈加無奈、愈加悲哀了!
借用列寧的觀點,當統治階級再也統治不下去了,被統治階級再也不愿被統治了,才會產生革命危機。也就是說統治和被統治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只要沒有內部危機,任何解救被統治者的企圖,都會遭到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合力的反抗。
傳說有個人家,門口有個凹坑,出門進門都陷腳,于是就把它填平了,結果進進出出卻感到墊腳,很不舒服。黑屋子蹲慣了怕見光明,“站慣了”就“不想坐”或壓根兒就“不會坐”了。人性中“犯賤”的頑疾往往是難醫難改的。這正是人們能夠接受、忍耐、屈從強權壓制和迫害甚或助紂為虐的可悲因素。
(潤華供稿)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