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嘮叨,老師嘮叨,師傅嘮叨,領導嘮叨,老婆嘮叨……像一條混濁的大河滔滔不絕,無盡流淌,形成文化的傳承。
秘書長碩胖的肉軀斜歪在沙發上,“你寫的?文字要練啊,要練啊”地嘮叨著,遞還了一沓稿紙。慶幸他沒再嘮叨怎么練。
轉眼百年,也沒弄明白怎么練。當然再弄明白也沒有什么意義了。倒是學會了嘮叨。莫明其妙地抑制不住,總想把自認為正確、其實也不見得就對的東西沒完沒了地向小后生們嘮叨,雖然知道要遭來不少的厭惡。
當然限于水平凹于海平面,嘮叨來嘮叨去總也不得要領。且聽總裁諄諄告誡廉潔風險防控要點時一語振聾發聵:明知斯人品德缺位、貪得無厭,也重用、也提拔,還安插在易貪易腐的高風險位置或崗位上,是領導者最大的腐敗!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領導者擁有用人的權力,若以此權力用貪腐之人,無疑是助紂為虐,充當腐敗的成因或動因,墮為腐敗的制造者、支持者、庇護者或推波助瀾者,當然要被認為是權力的腐敗、領導者的腐敗!
其實領導者也是人,即便是個好人,也決不是神仙,所以也不能要求領導者用人萬無一失。而且用錯人也分不同情況,屬于懵懵懂懂糊里糊涂用錯人呢,那叫不會用人;屬于粗枝大葉顧此失彼用錯人呢,叫做用人失察;屬于七情六欲投桃報李用錯人,叫臭味相投;屬于結黨營私搞小圈子用錯人,則叫陰謀詭計了。
主觀上講,不會用人屬于水平問題;用人失察除去水平問題,還有責任心問題;臭味相投屬于品德問題;陰謀詭計則除去品德問題,還有政治問題。但只要用錯人,在客觀上造成同樣的腐敗后果;則領導者的權力腐敗就成為現實,就都是不可原諒、也不可饒恕的。
當然總裁定義的大前提是“明知”故犯,并非事前不知或偏知,則既不屬于不會用人,也不屬于用人失察了;只能是臭味相投或陰謀詭計——這無論如何都是領導者的墮落!而墮落就是腐敗。
為什么又說“是領導者最大的腐敗”呢?因為簡單地講,領導者必以兩件大事為要,一是戰略,二是用人。戰略偵察、戰略分析、戰略部署、戰略指導一般只能分出正確與錯誤或失誤,不大分得出清廉和腐敗的。而用人則不一樣,領導者清廉則用清廉之人,領導者腐敗則用腐敗分子!
據說皇帝愛用腐敗大臣,因為貪腐者多無德無才無大志,也無能覬覦皇位。
(潤華供稿)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