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位于南亞,南瀕阿拉伯海,東接印度,東北毗鄰中國,西北與阿富汗交界,西鄰伊朗,傳說中的清真之國。來之前被各種新聞動亂攪和的內心惴惴不安,也為炎熱的四十度高溫捏一把汗,但當真的踏上這片土地時,卻看到貧窮的生活下,極其神圣的宗教信仰,讓他們的內心異常平和且精神富足。
午夜凌晨時分抵達烏魯木齊,滿城燈火璀璨,短暫休息幾小時后,清晨飛往巴國的首府伊斯蘭堡,老舊落后的機場,鮮有空調,基本電扇運作,讓人不忍直視,大概是中國一二十年前的水平吧。只是在高唱中巴友誼的國度,也免不了在入境時要求開箱檢驗,牟取“過關費”。處處舉槍士兵幾米一站崗,一眼掃去出站口,暗黑的肌膚,人頭攢動,男士們甩著巴國特有長袍的衣袂,女士們色彩斑斕的莎麗伴著電扇的風上下翻揚。隨后依然是在簡陋的候機室里漫長的候機,換乘巴航落后的螺旋槳飛機前往目的地,伴隨著氣流,飛行的過程有如減震器失靈的桑塔納行駛在山路上,顛簸不堪。
經歷了49個小時的輾轉,慶幸安全抵達這個南部城市,剛落過大雨的小城,深呼吸,鼻腔滿是素馨花潔白的芬芳。一落地,就有便衣警察操著濃重口音的英語將我們三張陌生面孔攔下,登記護照,記錄停留時間,以防“作亂”。巴國的供應商驅車前來接我們去酒店入住,在這個國家的道路上驅行的儼然都是日本車輛,可見日本人的腦筋還是動足了。為了謹防伊斯蘭教中時有的極端組織活動,所以進入酒店、商場等公共區域時,都要進行身體安檢,如果驅車,便要對底盤進行測雷,住的酒店門口也是士兵舉槍站崗,每天草木皆兵。
這里的房屋,簡單的白色堆砌,沒有過多奢華的裝飾,映襯著藍天素云。這里的車輛,極盡他們淳樸的手工,添絳涂彩,成為巴國公路上別具一格的風景。這里的飲食,接近印尼,清真的雞羊肉是每天的必備食譜,右手抓飯,每日伴著姜黃孜然的香氣入夢。這里的作息,慣于封齋節的日升之前、日落之后食,所以當地人都是晚上11點才食用晚飯,加上比中國晚三小時的時差,剛去會有些不適應。這里的人民,尊崇著中巴友誼,總是會熱情的跟異國同性握手擁抱,還會操著蹩腳的中文給你帶來驚喜。這里的男人,最多可以有四個老婆,這里的女人,主要任務就是擴散人口。這里的頻繁斷電,已成為每個百姓談論的話題,這里的飲水,已漸漸被人們所重視,這里的空氣,倒是少了幾分污染。這里的生活節奏,不緊不慢,不爭不搶,到點就面向麥加的方向朝拜,精神富足。
由于時間緊張,出行不便,沒有過多的去感受各種清真寺帶給內心的撫撼,就得匆匆回程。臨行前,去機場路過森嚴戒備的軍營例行檢查,詢問是否帶有武器,也許這里的人民早已習慣這樣的草木皆兵的氣氛。回程的航線航班較少,幾經輾轉,轉機五次,經過三天才回到合肥,適應不同的氣溫濕度變化,傍晚落地,便是傾盆大雨,聽說,帶來了一絲清涼。
                                                      (婷婷供稿)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