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有一批記者采訪延安后返回重慶,滿懷興奮地向宋美齡匯報,宋美齡靜靜地看著窗外東流而去的江水,等記者們興高采烈地講完后,她慢慢轉過身來說:我相信你們在延安的所見所聞乃至給我講的都是真的,但我只想告訴你們一句話,那就是,延安的中共黨人還沒有真正嘗到權力的滋味。
奪取全國政權以后,的確有不少“中共黨人”栽在“權力的滋味”上了。宋夫人近70年前的那“一句話”絕非危言聳聽,也絕不帶政治色彩。
黃炎培先生首赴延安時也盛贊“事事有管理,人人有訓練”,但再赴延安時卻疑慮“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了,所擔憂的正是將來“權力的滋味”。
延安政治民主、干部清廉、欣欣向榮、前途光明,難到一經“真正嘗到權力的滋味”就會統統付諸東流了嗎?權力竟有這么大的魔力嗎?
執政64年了,總書記還是強調“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足見權力的魔力實在非同小可,呆在籠子外面肯定后果很嚴重!
權力到底有什么魔力呢?生物學家的觀點認為,權力刺激動物本能,可滿足生存、繁衍、享受等所需資源的欲望。舉例獅群,殊死拼搶領銜第一把交椅的雄獅,可獨獲族群的交配權,不勞而獲母獅們竭盡全力圍捕到的獵物。人類來自動物界,攜帶動物基因,經常爆發寡廉鮮恥的“自私”沖動,貪圖搶占更多、更高質量資源和機會的支配權,其雄獅般的欲火從未熄滅。
生物學家認為,10個貪官5對色、“X二代”繼承資源控制權等現象,是動物基因最直白、最赤裸裸的表現形式。由于傳統生產關系給動物基因提供豐厚資源、淘汰動物基因的進化或轉基因的條件還遙不可及,只有“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槍林彈雨、嚴刑拷打、拋頭灑血、艱苦創業、甚至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都不能奪其志,何也?現實人性需求被違且充滿未來期待,堅定了信仰信念。“真正嘗到權力的滋味”便頹廢墮落,何也?激發起動物本能,摧垮了信仰信念。
信仰信念和權力,都屬外因條件,都通過內因起作用,但各自的作用點和作用方向不同。信仰信念表達未來、表達群體意志,激發人性追求,號召正義力量團結起來到明天;而權力表達現實、表達個體占有,刺激動物基因,誘導瘋狂攫取,把人退化成動物。對何作用敏感而逐?取決于地位、處境和世界觀。
過去評《白毛女》說:“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權”原指秤砣,秤砣雖小壓千斤,權力是可以輕而易舉把人變成鬼的。要在“權力的滋味”面前保持人格、為民掌權用權,就要自覺轉變動物基因、改造世界觀。
其實人類如今還在繼續著從猿到人的漫長進化過程,只是在完成這一進化的最終階段中,客觀上依賴生產力、生產關系,主觀靠思想信念、品格意志!
(潤華供稿)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