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暮色中,我們的車從肯辛頓公園旁邊的酒店出發,穿過繁華的牛津街,40分鐘車程,抵達了一家1783年就開始營業的那家著名的意大利餐廳。由于緯度跟我們的漠河一樣,冬天的倫敦,天黑得出奇得早,下午4:30就天黑了。
由于過去的殖民地土豪們紛紛以在英國讀書和倫敦購置資產為榮,因此,倫敦的地價長期保持世界第一,市中心基本上是阿拉伯、俄羅斯和少部分中國人天下,每平米在30萬元人民幣左右,號稱世界最貴的公寓樓每平方米80萬元人民幣,據說有兩套是中國人買的,目前僅剩3套沒賣完。
在英國的中國人說,英國經濟和實力遠比我們想象得好,千萬不要以為這個老牌帝國主義沒落了,木有,在卡梅倫的領導下,英國正在全面復蘇,從化工生物到文化創意,從裝備制造到音樂教育,英國都是歐盟體系中最強大的。
提起卡梅倫,有人說,現在的保守黨卡梅倫政府其實是很聰明的。比如,他們前不久推行過一項措施,就是給每個欠稅者寫信。他們的做法,不是催促他們補稅,而是告訴他們,鄰居們都已經按時繳稅了,就剩你了。結果,英國人的繳稅比率提高了83%。
英國人的歷史其實就是王室的歷史。只要到英國,大概英國人都會跟你說血腥瑪麗、愛德華二世、倫敦塔里的幽魂、維多利亞女王的故事。不過,歷史上英國在很長一段時間是被法國人和北歐人統治的。公元793年,北歐維京人(Viking)占領了英國?,F在英語中“Sk”打頭的詞,比如Sky、Skirt、Skill等等,都源于北歐人的語言。直到1356年,英國倫敦才下令法庭審案必須使用英語(以前居然用的是法語),同年,英國議會第一次使用英語開會。而Engla-land,意思為“盎格魯人的”,而“撒克遜”則源自德國的薩克森州。
英國也有英國的麻煩,目前最大的麻煩事蘇格蘭。你要是跟英國人講話,千萬不要問他是不是“English”,而應該問是不是“British”,因為他有可能是“Scottish”。跟比利時的荷蘭語區的人一樣,蘇格蘭人也吵著要獨立,不過,民調顯示,同意獨立的人不會超過40%。
此次來英國,抽空參觀了伯明翰大學。伯明翰乃英國第二大城市,也是勞斯萊斯、陸虎等大企業的所在地。由于是英國重工業的發源地和集中地,二戰的時候,被德軍轟炸得最厲害的兩個城市就是伯明翰和考文垂。不過,解密資料顯示,其實英國間諜事先知道德國人會來轟炸伯明翰,但為了獲得更大的情報,英國人忍痛裝著不知道,任憑德國人狂轟濫炸。目前,安徽交通設計院與伯明翰大學合資成立了鐵路設計院。由于那天是星期天,在那里,我第一次聽到Sunday Launch這個說法。原來,英國人吃飯可能是全世界最簡的,但星期天這一頓,則是英國人每周的大餐時刻,極其豐盛,感覺像把你一次性吃得撐死。
(轉自公司論壇“話說大輕”)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