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約翰內斯堡飛馬達加斯加的首都塔納那利佛,也就大概三個小時。馬達加斯加是印度洋中最大的島,面積有16個臺灣大,人口只有2000多萬。按照我們過去學的地理知識,一般來說,每個大陸的東邊容易發生臺風什么的,但印度洋的西邊,也就是非洲大陸的東邊卻一直風調雨順。因此,這也造就了馬達加斯加的富饒美麗。距離馬達加斯加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個島,叫留尼汪,就是這幾天發現疑似馬航370殘骸的地方。
馬達加斯加的首都,當地又稱安塔那那利佛,人口有600萬。馬達加斯加過去一直是法國人的殖民地,因此有點文化的人都會說法語。前兩年,當時的總統在閱兵的時候慢待了法國大使,沒多久,法國人就挑撥其首都的市長起來造反,結果,老總統被迫逃離,去了南非避難了。
馬達加斯加是為數不多的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人均收入500人民幣以下,大部分人的壽命只有50歲。當地倒是很安全,但在每個地方都會遇到伸手要錢的孩子們。當地華人告訴我們,千萬不能給他們錢,哪怕是風油精或者清涼油,不是我們吝嗇,而是因為只要你給了一個人,馬上就會有呼呼啦啦的一群人黑壓壓地圍住你,讓你欲罷不能,欲走不得。
這個國家窮的另一個例證,是它的首都居然沒有一個紅綠燈,全憑著山寨交警指揮和司機們的覺悟。其市中心通往機場的道路,是最首都的主干道,居然只有梅山路半幅路面寬,而擁擠程度相當二區門口那條狹窄的績溪路。好在這里的人民風淳樸,不搶道,不埋怨,人窮,品德不差,而且很少有人按喇叭。早年,由于這里人的不會種糧食,也不愿意種糧食,因此,法國人從印度、巴基斯坦乃至我們的廣東福建一帶,找來了大批的移民,開發這里的農業。因此,現在的馬達加斯加大多是印巴人的后裔,而有些黑人居然姓張或者姓王,因為他們的祖先來自中國,就好像很多泰國人和印尼人盡管都有個中國名一樣,但看上去跟中國人已經毫無關系了。
說起馬國,不能說我們安徽的“外經建”,全稱為安徽外經建設總公司,一家原屬于建設廳的民營企業,主做對外工程承包。而馬國則是外經建發家的地方,它的第一桶金就是在馬國實現的。
我們一抵達塔納那利佛,接待我們的外經建同志就說,這個機場就是他們援建的,后來我們登上塔納那利佛最高的山,往下瞭望,他們說,那個最大的建筑——體育館也是他們建設的,而他們的居民小區、外交部、第一家五星級酒店,都是外經建的手筆。
(轉自公司論壇“話說大輕”)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