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三國演義》開篇一首《臨江仙》詞填得幺毫蒼涼、苦澀,“千古風流人物”不過如“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非成敗轉頭空”。就算“放下”也釋然得有點兒近乎殘忍了。
但細細品味又不難咀嚼出內中的惺惺相惜。連“白發漁樵”都免不了“慣看秋月春風”,即便在“一壺濁酒喜相逢”的當兒還戀戀不舍那“古今多少事”仍要“都賦笑談中”!委婉含蓄中溢滿了否定“東逝水”“轉頭空”的意境。
當下頗趕時髦、頗見市場的虛無主義也鼓吹“轉頭空”,甚至“弘法”轉不轉頭都“空”,游魂于宗教與頹廢病態群、嬉皮輕佻群、單純無知群之間,如濃重窒息的霧霾滾滾彌漫、遮天蔽日。
說也奇怪,這種強奸客觀實際、睜著眼睛說瞎話的玩意兒怎么會占有市場的呢?比如在正常人眼里,安徽輕工30年輝煌歷史能“轉頭空”嗎?那“我們從哪里來”?經營基礎從哪里來?歷史傳承從哪里來?文化積淀從哪里來?總不能天上掉餡餅吧?歷史和現實的“是非成敗”都結結實實、活生生地烙在那里,你怎么把它“轉頭空”掉?即便你不喜歡、不承認也都抹煞不掉、逃避不了!客觀存在怎么也不可能以人的情感和意志為轉移。
但虛無主義者可不這么看,它會笑話你對客觀存在的“執著”!在他們的眼里“我心”以外“四大皆空”,所有的存在都因“我心”感覺,不去感覺則一切皆無。即便感覺到的存在也只是一剎那,你還能找回它的剛才嗎?因此所有感覺到的存在都閃現于“有無”之間、既是“有”也是“無”。執著“有”則“會產生很多痛苦煩惱的負面影響”,擇其“無”的“放下才能體味到生命的真正意義”。
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的世界觀、拙劣的形而上學詭辯論、虛幻的宗教布施說辭。但雖然都忠信虛無主義,也分不同群體。比如因懷才不遇而心灰意冷、或因脫離時局而走向絕望等類堪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而因作孽深重遁入庇護門的則是“不齒于人類的狗屎堆”;還有敵對勢力更是別有用心、乘火打劫。
且看作孽深重遁入庇護門者,滿嘴噴唾自詡“目空無物、超然世外”,實則茍且狹隘、陰郁、嫉妒、怨恨、挑唆、讒言、陷害、搞小動作、打小報告扇陰風點鬼火。正如列寧所說的:在理論上一竅不通,搞起陰謀詭計很能干!這種人能糞土名利、淡泊“是非成敗”么?不過是借以逃避天譴、神逐、鬼復仇而已!
再看敵對勢力,并非虛無主義者,但拿虛無主義當武器。對中國人民斗爭和建設歷史或誣蔑顛倒、或虛無抹煞;借思想“多元”發展,弱化、詆毀、否定共產黨科學思想理論,釋放虛無主義煙幕彈掩蓋其“一元”獨霸的狼子野心,在意識形態領域玩弄“顏色革命”,瓦解社會主義的信念、意志和隊伍,從精神上打跨中國夢、取代共產黨!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世界觀、方法論,既是哲學問題,也是現實思想、立場、行為的總開關。信仰自由,但須團結與共、堅持“是非成敗”的清醒頭腦,反對虛無主義、尤其是頹廢病態或嬉皮輕佻情緒,警防被奸佞小人利用、甚至被敵對勢力當槍使!
(潤華供稿)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