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是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中心環節”。習近平就國企改革提出三個“有利于”重要論斷: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價值判斷標準。
一段時間以來,關于國企改革的方向,社會上存在一些認識上的偏頗。比如,提到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人就覺得是“國企吃掉民企”,或者簡單“一混了之”;國企限薪,本意是調整不合理的薪酬結構,結果個別單位搞成了“一刀切”,從上砍到下,基層一線員工也未幸免。此外,應適當提高集中度的企業也擔心有“壟斷嫌疑”,縮手縮腳挪不動步;相反該引入競爭“提速降費”的行業卻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凡此種種,有歪嘴和尚念錯經的落實難,更有對改革大方向的誤讀、錯判。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國企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黨領導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所當然要堅持黨的領導。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沒有“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這個“根”,國有企業就不能健康持續發展,更不可能做強做優做大。
二、我們黨之所以偉大而富有生命力,就在于有堅定的信仰、崇高的精神追求。國有企業在改革發展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加強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是實現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我們黨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績又有什么意義呢?”以此為遵循,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加強黨的建設,進一步增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目前,深化國企改革已從頂層設計延展到施工階段。改革必定要面對更多、更復雜的問題,這就更需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全面解決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堅持黨組織對國有企業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不能變,著力培養一支宏大的高素質企業領導人員隊伍;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戰斗力。
三、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基層黨支部是黨的全部工作的基礎,健全基層組織體系才能把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落到實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建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不放松,確保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在哪里,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如深圳市國資委,在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中提出支部建設是根本,“小支部”關乎黨的建設“大工程”,是根基更是支點。
(王康供稿)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1